首页 > 焦点 > > 内容页

洋县:早春田野里的三个热点

2023-03-16 09:56:0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2月28日,在洋县洋州街道龙泉村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百亩攻关田,无人机进行防虫药喷洒。 本报通讯员 李刚摄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甘甜 通讯员 李刚

“今年油菜长势很好,但随着最近气温回升,出现了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我们要做好油菜的‘一促四防’,为夏油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日前,在洋县龙亭镇杜村油菜“千百万”丰产工程示范片举办的全县强春管促丰收技术培训现场会上,油菜专家张万春叮嘱农户。

连日来,在洋县的田野里,农户耕作、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扛牢“粮袋子”,筑牢乡村振兴农业基础

“现在是春耕备耕时期,保证水渠的畅通完好,对我们今年种水稻十分有利。”2月27日,在洋县谢村镇智果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内,村民李建玉一边清理灌溉水渠里的杂草一边说。

“这几年,县上的水稻种植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有机黑谷种植,既发种子,又给补贴。去年,我种了3亩普通稻谷、5亩有机黑谷,算上补贴,收入达2万多元。最近常有农技专家下田指导,相信今年的收成不会差。”智果村村民李玲运说。

今年以来,洋县结合春季田间管理特点,及时印发农业宣传资料,向农户推广优质粮种、春灌技术和田管技术,指导种植油菜、小麦的农户开沟排湿、田间追肥;利用微信群、QQ群推送病虫害预警预报信息及防治技术要点,指导农户开展有效防控;通过网络小视频、视频连线、上门服务等形式,指导农户备耕。

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洋县积极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备足春耕生产农用物资,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将种子、肥料、农药等送到农户手中。

在粮食种植重点区域,洋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优化升级传统粮食种植模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化精准管理等现代化种植模式,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种植面积扩大。

2022年,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落实产业奖补资金1.57亿元,有机粮食种植面积达50.2万亩,年产量达17.2万吨。

拎好“菜篮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今年我们村的菜花不愁卖,每天早上从地里采收回来,中午12时前就被客商收走了,有的被送到城里的大超市,有的通过网络被卖到外地。”洋县马畅镇魏渠村蔬菜种植户魏新兰说。

马畅镇是全县蔬菜重点种植区,全镇种植菜花面积约7000亩。“前几年,田间道路不好,客商也少,卖菜花很难,有时候还滞销。现在好了,路通到村里,菜花还没成熟,就有客商来蹲点等货。”马畅镇双庙村蔬菜种植户朱大花说。

“我们从新增设施蔬菜基地和老旧蔬菜基地提升改造两方面发力,不断改善基地硬件条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对农户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保障蔬菜种植产业健康发展。”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红娟说。

洋县持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步伐,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基地遮阳网、防虫网与喷滴灌“两网一灌”生态栽培技术,推广普及多功能农膜、杀虫灯等配套设施和生物有机肥使用,提升蔬菜品质;引导大型蔬菜基地和流通企业开展订单生产、直采直供、连锁配送,畅通蔬菜销售供应体系。

目前,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20.1万亩,年均生产蔬菜50余万吨,在中心城区和县城规划建设农贸市场3个、便民果蔬店20个、蔬菜配送中心3个。

端稳“果盘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我们种蓝莓10年了,育成很多蓝莓品种。目前,第一批蓝莓已经上市,果子比往年更大,口感更好。”陕西洋县蓝莓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管朝说。

3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洋县洋州街道东联村的该公司蓝莓基地,看到大棚里蓝莓树枝头簇拥着小灯笼般的白色花朵,有的枝条上花朵已凋落,翠绿色与暗蓝色的蓝莓果实交错生长。

陕西洋县蓝莓实业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高标准蓝莓基地1000余亩。2023年,该公司蓝莓产量预计为500吨,可帮助群众增加收入500万元。

在洋县,蓝莓致富只是洋县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洋县鸿源现代农业循环发展有限公司有机猕猴桃基地内,公司总经理周毅表示,2022年,基地雇佣周边长期工和季节工1万多人次,吸纳低收入农户90户。

截至目前,以有机梨果、猕猴桃、柑橘、葡萄、蓝莓为代表的有机果业已成为洋县现代农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达10万余吨,实现年产值4亿元左右。

“2023年,洋县将持续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完成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900亩;加强培育设施蔬菜、有机水果产业,种植蔬菜22万亩、水果12万亩,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洋县县长张军表示。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