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到自然博物馆,可能会疑惑,虚拟的世界是否还有‘自然’?混合了虚拟与现实的增强现实技术,得失如何评估?”在27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抛出了这一问题。日新月异的数字信息技术给自然博物馆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在拥抱科技创新的同时,自然博物馆要如何振兴博物学的人文传统,重建人与自然的连接?来自国内外一流自然博物馆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作出了探讨。
数字技术扩大自然教育的受惠面
“数字时代曾经被认为是对博物馆的威胁,但反过来也可以增进与他人的共享,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标本。”周忠和注意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纷纷搭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快车道,将馆藏标本蕴含的信息和故事高速传递给大众,“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更加民主、公平的自然教育。”
早在2014年,有着多达8000多万件藏品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走上了数字化之路,将生物标本的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形式获取、整理、保存。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在约10年前开始植物藏品的数字化,如今已存储600多万个数字标本。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道格拉斯·格尔表示,数字化不仅有利于藏品保护,还能方便世界各地科研人员获取藏品信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此外,虚拟现实、投影秀场、体感技术的运用,都为自然博物馆设计创造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传神地展现生命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说,例如美国纽约科学馆的大型互动生态装置,观众可以控制瀑布的水流,将其引入不同的生态系统,种植不同的物种,身临其境探索的同时思考环境可持续等命题。
国内的智慧博物馆建设也已摁下“加速键”。参与了国内多个标杆性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论坛上与国家自然博物馆签约合作,其中国区副总裁张东亚介绍,将借助网络、物联技术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内打造一个全域感知空间,“在整个博物馆布上类似于人的经络、神经末梢,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博物学振兴的平台
当愈发逼真的虚拟技术取代了现实里真实可感的意象,声光色都成了仿制,自然可能不再是其本身,人与自然的联系也变得虚假。周忠和提出,“自然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但不应成为数字化的奴隶”,自然教育应该做到室内与室外互动,虚拟与现实结合。
他还指出,自然博物馆的建设与博物学密不可分,调查、记录、描写、探究自然的博物学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让人与周围世界建立广泛、实质的联络,振兴博物学是自然博物馆所应肩负的人文使命。“自然博物馆应当持续培养博物学家或博物思维,成为博物学振兴的最好平台。”周忠和说,当今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学术化,越发严肃,需要被赋予原本该有的激情和热爱,科学普及要能吸引更多公众学习博物学的知识,唤醒人类亲生物的天性。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明也认为,数字技术的加持让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冲破了时空樊篱,但虚拟无法代替现实,数字化时代更应保持博物学的人文传统,唤醒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原始亲近感与好奇心。正如著名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所言:“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学需要,即融入大自然,并与其他生命形式相关联”,自然博物馆不光是开列标本清单,也是在培育一种生命观与价值观。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