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岑巩县紧紧围绕“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通过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以稳岗位、扩就业、提技能、保增收为抓手,找准就业与精准帮扶的着力点,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深入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不断促进居民增收。
强化平台建设促就业。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围绕易地移民搬迁小区引进企业建立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积极兑现落实各项惠企优惠政策,发挥吸纳就业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用工形式灵活的手工工艺、来料加工等项目进入帮扶车间,并开发更多适配性较强的岗位,带动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0家,有25家就业帮扶车间位于易地移民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劳动力就业4320人次,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468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今年以来,按照省、州统一安排部署,我县紧紧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四化”建设,采取“四个一”措施(即一个示范建设方案、一个培训宣教视频、一份工作简报、一本就业跟踪台账),扎实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未就业劳动力全员培训攻坚行动,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截至6月底,全县围绕电工、叉车工、家政服务、变压器生产工、打火机组装工、食用菌采摘等工种组织开展了项目制和短平快技能培训,共计19期867人次,其中易搬劳动力培训130人次。
强化公岗安置促就业。今年以来,为着力解决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等重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我县积极统筹开发护林员、护路员、管水员、东西部资金开发的保洁员岗位等岗位安置就业。截至6月底,我县共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477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234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250个、易搬点综合服务岗位336个、管水员200个、护路员658个、护林员1939个、东西部保洁员860个。全县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667名易搬群众就业。
通讯员 赵兵
编辑 何小雨
二审 李昌焯
三审 张 超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