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运会是成都第一次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多提意见和建议,共同把盛会办得更好。”这是抵达成都首日,主媒体中心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话。随着各项赛事陆续收官,不少完成报道任务的记者,特意在离开前到这里留影,看到路过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不少老记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发音喊上一句“雄起”。这简单的举动,是对大运会整体运行的肯定,也是对各相关方面真诚的赞赏。
图说:成都大运会收官在即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资料图片)
高效率
“各位媒体朋友,考虑到前往篮球赛场的人数较多,为保证安全,直达大巴满座后将先行出发,后续还有机动大巴进行接驳,请没有上车的老师稍等。”女篮决赛前的下午,大运会运行组委会发出一条公告,解答了不少人的疑问,也消除了后顾之忧。这样的高效率,正是成都大运会运行情况,尤其是交通接驳受到好评的关键。
成都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等的交通服务车辆。“考虑到成都的面积和场馆分布,我们在车次分配上作了一定调整。”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运动员调度中心负责人郭泳烁透露,“基本上每个场馆都安排了1—2辆可以灵活使用,在呼叫后20分钟内就可抵达的机动班车。”
图说:媒体班车被打扮成熊猫的样子
用心的安排和高效的执行,让几乎每场大运会赛事的散场变得井然有序。热度颇高的女篮和女排决赛时,场馆停车场内已驶入多辆接驳大巴,“基本每隔20—30分钟发一班车,最晚的车是23时。”场馆志愿者介绍,他们在比赛前两天,便收到相关预案,预留出足够的大巴停车位,同时加派人手作好引导,争取以最快的效率,让大家顺利、安全地踏上归途。
细分工
“等下就按之前说好的位置,每个人都打起精神,拿出最好的状态!”大运会体操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综合馆的志愿者休息室里,时常会传出这样的声音,那是“小青椒”(大运会志愿者昵称)在上岗前的例行鼓劲环节。
图说:大运会志愿者
从首支代表团抵达蓉城起,“小青椒”的身影便出现在与大运会有关的各个角落,几乎每一位,都有着清晰的岗位职责和分工。“我叫李艾利,来自意大利罗马,是四川大学的留学生。”在志愿者群体中,还有外国留学生的身影,“大运会是世界的盛会,所以我们留学生也要出一份力。”李艾利在跆拳道赛场的任务,是引导观众入场和担任翻译,“我们的愿望,就是大家都能看得开心,大运会能够成为一场大派对。”
几天前的大运会例行发布会上,国际大体联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表示,大运会各场馆运行状况稳定,各项工作受到参赛代表团认可,其中,有着细致分工的众多“小青椒”功不可没。
图说:外国志愿者
谋长远
每逢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场馆的后续使用和维护,总是避不开的话题。为筹备本届大运会,成都新建了13座体育场馆、1个大运村、1个大运会博物馆,另有36座场馆改造升级。如何用好它们,成都市已经有了长远的规划和打算。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透露,大运会前,相关场馆已经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有效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也给大运会后的场馆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说: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东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曹雪峰介绍,未来成都将分类实施场馆惠民开放,持续保持大运场馆的热度,落实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馆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少于35小时的计划。“大运会后,大运村将开启‘村转校’工作,预计9月底开放代表团欢迎中心、代表团升旗广场、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样板间等大运村空间,通过预约方式供市民参观。”他进一步透露,大运村内的医疗中心将为周边市民提供三甲诊疗服务,让更多市民通过大运会获得实惠。(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陆玮鑫 成都今日电)
记者手记丨“感谢你,我的朋友”
大运会临近尾声,各个场馆的比赛陆续顺利落幕,不少志愿者也结束了自己的工作。离别时分,参赛者和场馆工作人员,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小青椒”的谢意。
“随机挑选观众入镜”是不少场馆在比赛间歇最常使用的游戏,篮球决赛最后两个比赛日,现场主持人与导播特意将这个环节改成“小青椒专场”。女篮决赛前,场地各个方位志愿者的身影,依次出现在球场顶部的大屏幕里,他们有的还在引导观众入座,有的还在核对比赛双方的出场信息,只有少部分“小青椒”注意到镜头里的自己,朝着摄像机挥了挥手。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现场观众自发鼓掌,并送上热烈的欢呼声,站在替补席里的双方球员,也都起身鼓掌,配合着现场温情的背景音乐,构成大运会赛场最温暖的场景之一。
“感谢你,我的朋友,祝你未来一切顺利!”大运会赛艇的最后一个单项颁奖仪式后,“小青椒”们在场地出口处列队,目送前来参赛的选手登上回程巴士。看到此情此景,不少选手跑到挡板最外侧,只为向志愿者说一句谢谢,握个手再比个心。“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所有人都喜欢他们。”获得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冠军的荷兰队员说道,“这里的一切都非常高规格,我要向所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选手和教练感谢志愿者,不少“小青椒”也有要致谢的对象,那便是这届大运会。因为这场盛会,成都体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了在艺术体操场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相当于一次‘就业预备班’,是很难得的机会和经历。”一天的任务结束,几个年轻的身影在成都体院综合馆前的蓉宝标志旁,留下一张合影,因为大运会,他们和体育结缘,未来也很有可能,在体育行业散发出更绚丽的光芒。(陆玮鑫)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